想提升錄音品質,卻不知道該選哪支麥克風?
不論你是新手 Podcaster、實況主、音樂創作者還是內容製作者,選對麥克風是關鍵的一步。這篇文章幫你整理了 2025 年最新、最受好評的 USB 與 XLR 麥克風推薦,涵蓋 Apogee、Shure、Sennheiser、DJI、SteelSeries 等國際大廠,從音質、連線方式、指向性到軟體功能一次看懂。
不論你需要 精準收音的專業麥克風,還是能 靈活切換用途的多功能錄音設備,這篇清單都能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選擇。每款產品皆附上優缺點分析,讓你不用爬文、輕鬆抉擇!

Apogee HypeMiC
專為錄製人聲設計,能在訊號轉為數位前就先處理尖峰聲音,避免破音或音訊過曝,極適合對音質要求高的使用者。
優點
- 具備類比壓縮,聲音清晰且動態範圍大
- 支援低延遲監聽,錄音過程更順暢
缺點
- 價格偏高
- 壓縮模式「Smash」風格強烈,非所有人都喜愛

Cherry XTRFY Ngale X
提供 USB-C 與 XLR 雙連接方式,讓創作者可根據設備彈性選擇。錄音品質細膩,特別適合需要忠實呈現自然人聲的情境。不附軟體可能需額外搭配後製工具,但對許多創作者來說已相當足夠。
優點
- 錄音清晰自然,適合語音應用
- 提供雙接頭,支援更多錄音情境
- 附支架,不需額外添購
缺點
- 沒有專屬軟體,需使用第三方後製
- 全範圍收音模式容易帶入環境音

DJI Mic 2
提供兩組無線夾式麥克風與接收器,是記者與戶外創作者的理想工具。新一代機型提升了電池續航與噪音消除,並提供豐富配件。
優點
- 音質清晰穩定,無線距離表現優異
- 改善前代耗電與操作問題
缺點
- 售價偏高
- 不支援低延遲監聽

JLab Talk Pro
提供三種指向性模式(心形、全指向與 8 字形),適合多人訪談、個人直播與音樂錄製。內建 RGB 燈效與高規音訊規格,結合視覺與聽覺體驗。
優點
- 三種收音模式可切換,應用範圍廣
- 高取樣率音質優異
- 附內建腳架,方便擺放
缺點
- 切換收音模式時會出現爆音
- RGB 燈效對部分人而言可能是多餘裝飾

Joby Wavo POD
一款性價比極高的 USB 麥克風,提供心形與全指向兩種模式,適合個人錄音或訪談。內建耳機孔與增益控制旋鈕,並附贈外掛防噴網,有效減少爆破音。
優點
- 聲音清晰,特別適合錄製人聲
- 價格實惠,配件完整
- 多模式收音適合各種場景
缺點
- 低頻表現稍弱
- 音量與增益共用旋鈕使用體驗略不直覺

Rode NT1 第五代
具備 USB 與 XLR 輸入,是市面少見支援兩種連線的高階麥克風。提供最高 192kHz / 32bit float 音質,並附 shock mount 與防噴網。
優點
- 同時支援 USB 與 XLR 連線
- 音質表現優秀,動態範圍廣
- 附贈配件完整
缺點
- 無實體增益與音量旋鈕
- 僅單一收音模式

Sennheiser Profile Streaming Set
這組除了麥克風本體外,更內含穩固的桌上型懸臂架。適合需要靈活調整位置的實況主與內容創作者,音質表現出色,能真實還原人聲。
優點
- 麥克風音質優異,適合直播與創作
- 懸臂架靈活穩定
- 操作介面簡單直覺
缺點
- 不附防噴網
- 無專屬音效軟體或預設濾鏡

Shure MV7+
是 MV7 的升級版,採用 XLR 與 USB-C 雙輸出,內建自動增益與噪音消除,適合錄製人聲、配音、Podcast 等用途。
優點
- 音質溫暖清晰,適合人聲表現
- 內建防噴網與自動增益功能
- App 操作簡便,支援多裝置
缺點
- 需另購支架
- 無實體音量旋鈕

Shure MV7i
專業與創意的完美結合,不僅支援 USB-C、XLR 與 ¼" TRS 輸入,內建虛擬音訊介面更讓你省去額外購買音效卡的開銷。對於需要錄音樂器或使用第二支麥克風的使用者來說,MV7i 讓錄製流程更簡便,並透過專屬的 Motiv Mix 軟體,提供智慧降噪、數位防噴音與音門控制等強大功能。
優點
- 同時支援 XLR 與樂器輸入,錄音更具彈性
- 軟體功能齊全,後製需求大幅減少
- 錄音品質極佳,細節豐富
缺點
- 未附桌上支架或懸臂架
- 價格不算便宜

SteelSeries Alias Pro
為少見結合 XLR 麥克風與混音器的入門套裝,並搭配 SteelSeries Sonar 軟體,可針對音訊進行 EQ 調整,是實況主與影音創作者的好選擇。
優點
- 音訊清晰,有多重輸入與輸出設定
- 內建混音器,整合性高
- 附 EQ 調整工具,自由度高
缺點
- 價格偏高
- 混音器僅支援一組 XLR 連接
結論
根據不同用途與預算,選購麥克風前可以從以下幾點切入:
1. 用途情境
語音直播 / Podcast / 課程錄製:推薦 Shure MV7+、Sennheiser Profile、Apogee HypeMiC
戶外錄音 / 採訪 / Vlog:無線需求可選 DJI Mic 2
音樂創作 / 錄人聲 + 樂器:進階使用建議選 Shure MV7i、Rode NT1 第五代
多人訪談 / 彈性錄音:支援多指向性的 JLab Talk Pro、Joby Wavo POD 是不錯選擇
2. 連接方式
USB 接頭:即插即用,適合初學者或輕錄音需求(大多數麥克風皆支援)
XLR 接頭:需搭配音效卡或混音器,適合進階創作(如 Rode NT1、Cherry XTRFY Ngale X)
雙接頭(USB + XLR):兼具靈活與專業,推薦給需要兼顧多平台使用者(如 Shure MV7 系列)
3. 額外功能與配件
有內建壓縮/增益處理者:Apogee HypeMiC、Shure MV7+ 提供錄音穩定性
附支架 / 防噴網 / 懸臂架等配件:可省下額外購買麻煩,推薦選配齊全型號
錄音後製需求高者:選擇附軟體支援或內建混音功能的產品(如 SteelSeries Alias Pro、Shure MV7i)
參考資料
Will Greenwald & Tim Gideon. The Best USB Microphones for 2025. pcmag. November 26, 2024. https://www.pcmag.com/picks/the-best-usb-microphones
Tammy Rogers. The best microphones in 2025: Boost voice quality at home. tomsguide. March 15, 2025. https://www.tomsguide.com/best-picks/best-microphones
更多相關文章
圖片來自官方網站,版權屬於原作者
文章推薦